PMP之第六章项目时间管理(1) 项目时间管理: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所要求的各项过程
 6.1活动定义:确定产生各个项目可交付成果所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
 6.2活动排序:确定各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并形成文字记载
 6.3活动所需时间估算:估算完成各项活动所需工时单位数
 6.4进度制订:分析活动顺序考|试/大活动所需时间与资源要求,以制订项目进度
 6.5进度控制:控制项目进度变化
 在某些项目中,特别是小项目中,活动排序,活动所需时间估算以及进度制订之间关系往往密切到被视为一个单一过程(例如它们可以由一个个人在一段较短时间内完成)考|试/大但在本章中仍按不同过程进行介绍,因为每个过程所用的工具和技术各不相同
 作为项目计划人员,我们不仅仅要知道项目时间管理的术语和简单知识,更要学会做项目进度计划的方法,学会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如何将所有约束和选择方案考虑到进度计划中并指定进度计划
 6.1活动定义
 活动定义涉及到确定为完成工作分解结构(WBS)规定的可交付成果与子可交付成果所必须进行的具体活动,并将其形成文字记载此项过程暗含着所定义活动应保证实现项目目标的要求
 6.1.1活动定义的投入
 1).工作分解结构(WBS)
 工作分解结构是活动定义的主要投入
 2).范围说明书(Scopestatement)
 范围说明书中的项目论证和项目目标部分在活动定义中应坦率与直截了当的加以考虑
 3).历史资料(Historicalinformation)
 项目活动定义时应当考虑历史资料(过去的类似项目实际要求哪些活动)
 4).制约因素(Constraints)
 指限制项目团队选择余地的因素,使用所要求的最长的活动所需时间就是一例
 5).假设(Assumptions)
 6).专家判断(Expertjudgement)
 6.1.2活动定义的工具与技术
 1).分解(Decomposition)
 就活动定义过程而言,分解指把项目工作包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更易于管理的部分,考|试/大以提供更良好的管理控制和范围定义中所述的分解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这里的最终产出是活动,而不是可交付成果
 工作分解结构和活动清单通常按先后顺序制订,工作分解结构是最终活动清单制订的基础在某些应用领域,工作分解结构和活动清单同时制订
 2).样板(Templates)
 以前项目的活动清单或其一部分,往往可用作新项目的样板样板所列的活动还可包含技能资源以及所需时间的清单风险的识别预期的可交付成果以及其它描述性资料
 6.1.3活动定义的产出
 1).活动清单(Activitylist)
 活动清单必须包括项目将要进行的所有活动活动清单应安排成工作分解结构的延伸,以便既保证其内容完整,考|试/大又不包括任何不必成为项目范围一部分的活动与工作分解结构一样,活动清单应当包括每项活动的描述,以保证项目班子成员能理解该项工作应如何完成
 2).辅助细节(Supportingdetail)
 活动清单的辅助细节应记载在案并整理妥当,以便于其它项目管理过程使用
 辅助细节包括所有已确认假设与制约因素的文字记载额外细节的数量因应用领域而异
 3).工作分解结构更新(WBSupdates)
 以工作分解结构来确定需要进行哪些活动时,项目班子可能会发现某些可交付成果有所疏漏,或者发现可交付成果的描述有需要澄清或纠正之处
 所有此类更新都必须反映在工作分解结构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字记载,例如成本估算之中这些更新往往称为细化,当项目采用新的或未经考验的技术时,最容易出现此种情况 			
			pmp管理术语
				发布时间:
				0阅读
				admin编辑
			
			
			
		
					



